成语 |
解释 |
身无分文 |
形容非常贫穷。 |
一朝权在手,便把令来行 |
一旦掌了权,就发号施令,指手画脚。 |
习非成是 |
对某些错误事情习惯了,反以为本来就是对的。 |
心灰意冷 |
灰心失望,意志消沉。 |
陈言务去 |
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。指写作时务必要去掉陈旧的言辞。 |
空费词说 |
说的话别人不听,等于白说。 |
流离转徙 |
辗转迁移,无处安身。 |
庖丁解牛 |
庖丁:厨师。厨师解割了全牛。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;技术纯熟神妙;做事得心应手。 |
国无宁日 |
宁:安宁。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。 |
如痴如醉 |
形容神态失常,失去自制。 |
前仆后继 |
仆:倒下;继:跟上。前面的人倒下了;后面的紧跟上去。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。 |
不可告人 |
不能告诉别人。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、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。 |
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 |
铄金:熔化金属;积毁:积累的毁谤;销骨:熔化骨头。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,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。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。 |
鸡口牛后 |
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,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。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,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。 |
雅俗共赏 |
雅俗:文雅和粗俗。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“雅人”;把没文化的人称“俗人”;赏:欣赏。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。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;能为各种人所接受。 |
平时不烧香,急来抱佛脚 |
谚语。原比喻平时不往来,遇有急难才去恳求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,临时慌忙应付。 |
表面文章 |
比喻浮夸或不切实际,敷衍塞责的做法。 |
有机可乘 |
机:机会;乘:趁。有空子可钻。指客观上提供了可以用来达到某种目的的机会。 |
一枕黄粱 |
比喻梦幻的不现实的好事;也比喻想要实现的美好理想不能实现;落得一场空。 |
英雄所见略同 |
所见:所见到的,指见解;略:大略,大致。英雄人物的见解基本相同同。这是对意见相同的双方表示赞美的话。 |
指手画脚 |
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。形容说话时放肆或得意忘形。 |
息迹静处 |
息:止息;迹:行迹,脚印;处:处所。要想不见行迹,只有自己静止不动。引申为要想人不知,除非己莫为。 |
难割难分 |
形容关系密切,感情融洽,难以取舍。 |
化外之民 |
化:开化;民:民众。文明地区以外的民众,即没有开化的民众。旧时统治阶级的偏见,指中国教化达不到、法律管不着的少数民族。 |
忙中有错 |
在慌张忙乱中照顾不周而产生差错。亦作“忙中有失”。 |
折节读书 |
折节: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。改变旧习,发愤读书。 |
四邻八舍 |
指左右邻居。 |
应有尽有 |
应该有的都有。形容十分齐备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