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
解释 |
初出茅庐 |
茅庐:草屋。原意指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;接受邀请;就任军师;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;大败曹兵;立下了战功。后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;缺乏经验。 |
鹤立鸡群 |
像仙鹤立在鸡群之中。比喻才能或仪表出众。 |
年少无知 |
年纪小,不懂事。 |
今来古往 |
犹古往今来。 |
可想而知 |
想:推想。可以通过推想而了解真相。 |
巧上加巧 |
指一时凑巧或指人更加灵巧。 |
空腹高心 |
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。形容并无真才实学。 |
打退堂鼓 |
退堂: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。封建官吏在退堂前;差役要打退堂鼓;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。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。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;向后退缩。 |
各人自扫门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 |
比喻不要多管闲事。 |
坐以待毙 |
待:等待;毙:死。坐着等死。指无力抗争或不想抗争。 |
足不出门 |
同“足不出户”。 |
字斟句酌 |
一字一句都推敲、斟酌。形容说话、作文章严谨慎重。斟酌:考虑;推敲。 |
脱口而出 |
指话语未经思索;随口而言。脱口:不加思索地开口说。 |
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|
鸳鸯:鸟名,比喻夫妻。乔太守审理案件时将错就错,乱点鸳鸯,将三对夫妻相互错配。比喻胡乱指挥。 |
振聋发聩 |
使聋子都受到振动和醒悟(发:开启;聩:耳聋)。比喻唤醒糊涂、麻木的人。 |
解甲归田 |
解:脱下;甲:铠甲。脱掉军装;回家种地。 |
来因去果 |
指事情的来龙去脉。 |
泪眼愁眉 |
带泪的眼,发愁的眉。形容极为痛苦哀伤的样子。 |
息迹静处 |
息:止息;迹:行迹,脚印;处:处所。要想不见行迹,只有自己静止不动。引申为要想人不知,除非己莫为。 |
不择手段 |
择:挑选;选择。不选什么手段。为了达到目的;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。 |
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 |
泛指自己经历的事,自己知道甘苦。 |
连篇累牍 |
连:连接;篇、牍:古代写字用的竹筒和木板;累:重叠、堆积。指采用过多的篇幅叙述一件事。形容文辞冗长。 |
熬更守夜 |
指熬夜。 |
得天独厚 |
天:天生;自然的;独:独特;厚:优厚。得到天然的特别优厚的待遇。形容所处的自然环境或具备的客观条件特别好。也指人的际遇、天赋非常好。 |
地广人稀 |
地域广阔;人烟稀少。 |
说嘴说舌 |
搬弄是非,没事找事。 |
成人不自在,自在不成人 |
人要有成就,必须刻苦努力,不可安逸自在。 |
义断恩绝 |
义:情谊。恩:恩情。情义、恩情一概断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