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
解释 |
以文乱法 |
文:指儒家的经典。引用儒家的经典,非议国家法令。 |
瓮中之鳖 |
比喻已在掌握之中;逃跑不了的东西。瓮:大坛子;鳖:甲鱼。 |
学以致用 |
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。致:使达到;用:实际应用。 |
顾后瞻前 |
同“瞻前顾后”。 |
香销玉沉 |
香、玉:美女;销:通“消”,消失。比喻美丽的女子死亡。 |
学而时习之 |
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。 |
十全大补 |
药名。含有十种名贵的滋补药物。比喻某项方案或方法对事情有巨大补益。 |
稳操胜券 |
稳:稳当地;操:拿着;掌握。稳稳地拿着胜利的凭证。比喻有胜利的把握。 |
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 |
公姑:公婆。比喻害怕见人而不得不见人。 |
巧上加巧 |
指一时凑巧或指人更加灵巧。 |
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 |
预:预先,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;立:成就;废:败坏。不论做什么事,事先有准备,就能得到成功,不然就会失败。 |
本末倒置 |
本:树根;比喻事物的根本;末:树梢;比喻事物的枝节;置:放置。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;重要的和不重要的;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。 |
兵微将寡 |
微、寡:少。兵少将也不多。形容力量薄弱。 |
风虎云龙 |
虎啸生风,龙起生云。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。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,贤臣遇明君。 |
忙不择价 |
匆忙中售货要不了好价钱。 |
欺人自欺 |
自欺:自我欺骗。欺骗自己,也欺骗别人。 |
败德辱行 |
败坏道德和操守。 |
三十六计,走为上计 |
原本指无力与敌人对抗;最好是避开。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;没有别的好办法;只能出走。 |
坑坑洼洼 |
形容物体表面凹凸不平,高高低低。 |
他山之石 |
别的山上的石头。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、错误的外力。 |
识时务者为俊杰 |
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,是聪明能干的人。认清时代潮流势,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。 |
朝升暮合 |
零碎卖米。形容生活困难。 |
秀才不出门,全知天下事 |
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,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。 |
一枕黄粱 |
比喻梦幻的不现实的好事;也比喻想要实现的美好理想不能实现;落得一场空。 |
貌合神离 |
貌:外表;神:内心。指外表上一致;内心里不一样。形容表面上关系很融洽;而实际上各怀心思。 |
大显神通 |
神通:原为佛教用语;指无所不能的力量;今指极其高超的本领。形容充分显示出高超的本领。 |
读书三到 |
形容读书十分认真。 |
行不副言 |
谓言行不一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