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
解释 |
离世遁上 |
超脱世俗,回避君上。 |
支支吾吾 |
亦作“支支梧梧”。谓说话吞吞吐吐,含混躲闪。 |
压岁钱 |
过阴历年时长辈给小孩儿的钱。 |
销声匿迹 |
不出声;不露面。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。销:消失。 |
饮水思源 |
喝水时想到水源。比喻不忘本。 |
同心合力 |
团结一致,共同努力。 |
一场空 |
努力和希望完全落空。 |
目眩心花 |
眩:眼花;花:模糊不清。眼花缭乱,心神迷乱。 |
国无宁日 |
宁:安宁。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。 |
风情月意 |
指男女相互爱恋的情思。同“风情月思”。 |
凡夫俗子 |
泛指平庸的人。 |
似曾相识 |
好象曾经见过。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。 |
移日卜夜 |
指昼夜相继。 |
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|
鸳鸯:鸟名,比喻夫妻。乔太守审理案件时将错就错,乱点鸳鸯,将三对夫妻相互错配。比喻胡乱指挥。 |
天下为一 |
一:统一。指国家统一 |
跃跃欲试 |
跃跃:急于要动的样子。心情急切地想试一试。形容对某事情非常有兴致;急切想试试。 |
有风有化 |
谓有教育意义。 |
书不释手 |
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。形容勤学或看书入迷。 |
抗尘走俗 |
形容为了名利,到处奔走钻营。 |
对牛弹琴 |
①比喻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;白费口舌(主要讥笑听话的人听不出所以)。②比喻说话时不看对象(主要讥讽说话的人);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;对外行人说内行话。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。 |
岂有此理 |
岂:哪里。哪里有这样的道理。指极为荒谬;决无道理。 |
夺其谈经 |
比喻在辩论中压倒众人。 |
灭绝人性 |
灭绝:完全失去;人性:人的性情。完全丧失了人的理性和情感。形容极端残忍;像野兽一样。 |
泥塑木雕 |
用泥土塑造、木头雕刻的偶像。比喻人的动作及神情呆板。 |
词穷理屈 |
指理由亏屈,无话可说。 |
毛骨悚然 |
毛:头发和汗毛;骨:指脊背;悚然:害怕的样子。毛发竖起;脊骨透寒。形容非常恐惧惊骇。 |
无可无不可 |
表示怎样办都行,没有一定的主见。 |
千古罪人 |
形容犯的罪永远被人记着 |